栏目导航
最新新闻
联系我们
  • 邮编:238331
  • 电话:13625640099
  • 地址:安徽省无为市泥汊工业区

全网最全的黄酒分类史上最详细的中国黄酒品牌名单。

来源:火狐体育买球    发布时间:2025-10-14 03:04:47

  经过历代人民的辛勤劳动,逐渐完备酿造工艺,使黄酒不仅是在国内,在国外也受到很多外国人的喜爱。

  主要特点:酒液橙黄,透明发亮,酒米发酵完全,残糖少味爽微苦。适宜配蔬菜类、海鲜虾、蟹类菜肴和海蜇皮等冷盘。

  【 加饭---半干型黄酒】含糖量15.1-40.0g/L;代表产品(花雕)。

  主要特点:酒质好风味佳,苦涩辛鲜酸甜六味融合,甘醇芳美,久贮香醇。为绍兴酒中之上品。

  善酿发酵时不再加水,而以三年陈的元红酒代替,因为用酿好的酒再来酿酒,所以称之为“善酿”。

  善”即是良好之意,“酿”即酒母,善酿酒即品质优良之母子酒,是半甜型黄酒的代表。

  主要特点:该酒酒香浓郁,酒度适中,味甘甜醇厚。搭配荤素都可,尤其是鸡鸭类白肉最宜。

  用黄酒酒糟蒸馏成45度的“糟烧”烈酒来替代元红作为酿造用水,因酒色白如雪,糟香怡人,得名。

  主要特点:酒液淡黄清亮,口味鲜甜醇厚、酒体协调、浓郁醇香。可搭配甜菜类菜肴。

  按照国家GB/T13662-2008的黄酒国家标准中的规定,根据黄酒产品的风格不同,黄酒可以分成传统型黄酒、清爽型黄酒和特型黄酒三类。

  【传统型黄酒】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麦等谷物为原料,经蒸煮、加曲、糖化、发酵、压榨、过滤、煎酒(除菌)、储存、勾调而成。

  主要特点是以传统小曲、麦曲或红曲以及淋饭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发酵周期较长,可达数月。

  【清爽型黄酒】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麦、水等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经蒸煮、 加入酒曲和部分酶制剂、酵母为糖化发酵液剂,经糖化、发酵、压榨、过滤、煎酒(除菌)、贮存、勾调而成。

  清爽型黄酒是在传统黄酒酿造工艺基础上,通过添加酶制剂、降低生麦曲用量等改良工艺酿制而成的,口味上鲜爽淡雅。

  【特型黄酒】是由于原辅料和工艺有所改变,具有特殊风味且不改变黄酒风格的酒。如在黄酒中加入枸杞、蜂蜜等物质,使得黄酒功能价值更高。

  主要是以米粉(或米糠)为原料,添加少量中草药,接种曲母,通过人工控制温度培育而成。在小曲黄酒生产上,用中药制曲是小曲黄酒的特色。

  【红曲黄酒】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区,红曲是以大米为原料,通过接种红曲菌而制成,目前比较出名的是产自福建的红曲黄酒。

  麦曲以小麦为原料,经轧碎、加水成型、培养而成,含有多种微生物。麦曲黄酒是通过添加麦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经多种微生物相互作用酿造而成的,在我国黄酒产量中占80%以上。

  【糯米香型黄酒】黄酒最为经典的一种类型,以优质糯米和麦曲作为原料,酿造出独特的乳酸和芳香物质,口感醇厚而滑顺,回甘悠长,芳香四溢。

  【老窖酿造黄酒】选用高粱、大米、小麦等原料,放入坑窖中发酵,酿制而成的黄酒。 这种黄酒香气纯正,口感醇和,很适合搭配各种美食。

  【老酿黄酒】利用微生物在大麦、大米、豌豆、豆饼、由此产生风味物质,经过精心酿造而成。

  【酱香型黄酒】以高粱、小麦、水和曲种等为原料,在发酵时加入特定的菌种发酵而成。

  色泽红浓、香味醇和、口感醇厚、甘甜适中,具有突出的酱香味,是黄酒中香味最浓郁的一种。

  【养生型黄酒】是以五谷麸、大米、糯米、黑豆等多种天然材料为原料,配以当归、川芎、枸杞等药材,加入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酿造而成。

  【 香醇型黄酒】以糯米、高粱、小麦等为主要原材料,经过独特的酿造工艺酿制而成。

  它以“清香、醇厚、甘软、飘逸”为主要特征,口感甜润、鲜美馥郁,适合在低温下饮用。

  【清香型黄酒】是由糯米、小麦、高粱等原料采用传统的糯米酒发酵工艺酿制而成。

  【鲜香型黄酒】以黄米、小麦和水为原料,经过长时间的浸泡、蒸馏等多道工序酿制而成。

  它是一种酸、鲜、香、甜兼备,口感清爽鲜香的黄酒,并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平衡。

  【滋味型黄酒】采用长期陈化和高温储存的方法,使得蛋白质、酯类等物质细微分解,产生了特有的豆浆、花生等滋味,口感圆润醇香,对身体健康有益。

  【淡香型黄酒】以优质小麦、高粱、糯米等为原料,经过酵母和酱曲的共同发酵而成。

  它是一种淡雅、清新,低度数、易入口、入口即化,口感平衡、柔和而不失风味。

  总之,黄酒具有不一样的品种和口感,根据风味和年份的不同,也可具有不同的价值。

  选择对自己最合适口味的黄酒,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也能够体验到中华民族酿造文化的博大精深。

  【淋饭酒】因将蒸熟的米饭采用冷水淋冷的操作而得名(还有的将蒸熟的米饭散在凉场上,用空气进行冷却),然后将饭、水、曲以及酒母混合进行发酵,用此法制成。绍兴黄酒中的元红、加饭、善酿等均采用摊饭法酿制而成。

  其特点是用酒药为糖化发酵剂,米饭冷却后拌入酒药、搭窝培菌糖化,然后加水和麦曲进行糖化发酵。

  【摊饭酒】将蒸熟的米饭摊在竹席上冷却,或 用冷水浇淋急速冷却,现在基本采用鼓风机吹冷到落缸温度要求,然后将饭、水、曲及酒母混合后直接进行糖化发酵。

  【喂饭酒】将酿酒原料分成几批,第一批先做成酒母,然后再分批添加新原料继续发酵。

  由于分批喂饭,有利于保持旺盛的发酵状态和发酵温度的控制,增加酒的浓度,减少成品酒的苦味,提高出酒率。

  【清酒】就像是那清澈见底的小溪,透明纯净,喝上一口,仿佛可以感觉到溪水的清新和甘甜,让人心情舒畅。

  【浊酒】像是大海,深邃而神秘,带着一丝丝的浑浊,却也蕴藏着丰富的风味。喝上一口,你能尝到酒中的复杂层次,就像是大海的波涛,时而平静,时而汹涌,让人沉醉。

  【绍兴黄酒】因产于浙江绍兴而得名,由于其越陈越香的特性,所以又叫做“老酒”。

  绍兴黄酒有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时的《吕氏春秋》记载起,历史文献中绍兴酒的芳名屡有出现。

  尤其是清代饮食名著《调鼎集》对绍兴酒的历史演变,品种和优良品质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在当时绍兴酒已风靡全国,在酒类中独树一帜。

  绍兴酒酒液黄亮有光,香气芬芳馥郁,滋味鲜甜醇厚,越陈越香,久藏不坏,不变质,无异味。

  绍兴黄酒由于酒精浓度较低,酒味醇和,营养丰富,被公认为“东方名酒之冠”。

  【绍兴加饭酒】全国八大名酒之一,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据考证,绍兴加饭酒该酒采用精白糯米、优质小麦和鉴湖名水酿制而成。之所以取名“加饭”,是因为该酒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原料配比增加了10%以上的米饭,故其品质优良,风味独特, 是半干型黄酒的典型代表。

  特点是酒色澄黄透明,香气馥郁芬芳,滋味甘甜醇厚,具有色、香、味俱佳的独特风格,是绍兴酒的珍贵品种,素有“酒中独步”、“中华第一味”的美称。由于醪液浓度大,成品酒度高,所以酒质特醇,俗称“肉子厚”。

  该酒在1910年南洋劝业会和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均获金质奖状和奖牌,畅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绍兴黄酒总外销量中占9/10,居我国黄酒外销量的第一位, 深得中外饮者青睐。

  解放以后,该酒于1963年、1973年、1979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名酒,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并被指定为国宴用酒。

  加饭酒的包装也很有特色,如坛装加饭酒,通常在包装酒坛上绘有彩色图案,此种酒取名“花雕”,适于长期储存,乃国内名酿。

  【花雕酒】关于花雕酒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种是这种酒在酿制时的容器非常讲究,酒坛在土坯时就塑出各种花卉、人物图案。

  烧制出窑后,请画匠彩绘各种山水亭榭、仙鹤寿星或嫦娥奔月、八仙过海、龙凤呈祥等戏文故事。

  在画面的上方有烧制题词的装饰图案,填写花好月圆、五世其昌、白首偕老等吉祥彩头。

  另一种说法则略带悲伤色彩,传说花雕酒从古时“女儿酒”演变而来,女儿出生时埋下的酒,若是圆满就叫“女儿红”,若是未嫁而亡便是花凋,纪念“花之早夭”,后来因太过悲切而改称为花雕。

  女孩夭折是悲伤的事情,谁也不希望喝花雕酒,所以有句话就说“来坛女儿红,永不饮花雕。”

  【绍兴元红酒】又名“状元红”,因 其历史上酒坛外表涂朱红色而得名,是绍兴老酒中 流传最广,产量最多,销量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品种。

  绍兴元红酒色泽橙黄,清亮透明,香气芬芳,味醇和爽口,总糖 ≤ 15.0 g/L。

  该酒酒液呈橙红色,透明,具有绍兴酒特有的脂香,酒度为15度以上,需陈化l~3年才上市。

  【善酿酒】绍兴传统名酒之一, 系采用精白糯米,优良小麦,并用已陈化1~3年的陈元红酒代水而酿成的双套酒,即以酒制酒。

  酿制的新善酿酒需陈酿l—3年才上市,所以该酒的酒质特厚,芳馥异常,酒度在13~15度,含糖量在6%左右,酸度在0.55%以下,属半甜型酒。

  酒店在经营此酒时,应配以甜味菜肴,饮时应微加温处理。 该酒曾于1910年南洋劝业会上和1916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牌及奖状。

  【香雪酒】以加饭酒拌入少量麦曲,原料落缸后,待发醇达到某些特定的程度后加入50度的糟烧,目的是提高酒精含量,抑制酵母的发酵。

  用这种方法酿制的黄酒,酒精含量约加度左右,含糖量约20%,酒液淡黄清亮,香浓味纯,甘甜鲜美。

  【 醇香酒 】在香雪酒工艺操作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酒精度16度,含糖量20%,总酸度0.5%。 人口香甜润喉,芳香可口。

  【寿生酒】酒精度16~17度,总酸度0.4%~0.6%,是一种不甜型黄小酒。

  生产特点是:用红曲、麦曲作糖化发酵剂,发酵中期“喂”一定的米饭,酒色呈金黄、清亮,既具有红曲的色和味,又具有麦曲的鲜和香,酒味鲜美,香醇可口。此酒在国内外曾多次获奖。

  中国晋代上虞人稽含《南方草木状》记载:“女儿酒为旧时富家生女、嫁女必备之物”。

  据说浙江地区有一风俗,生女之年,选酒数坛、泥封窖藏。待女儿到长大成人婚嫁之日,方开坛取酒宴请宾客,称其为“女儿酒”或“女儿红”。

  “女儿酒”一般不作喜庆时饮用,而是作为新娘不饮夫家酒的象征被贮藏起来。随着岁月消逝,夫妻和睦恩爱,才启封饮用;或将“女儿酒”作为贵重礼品,馈赠给至爱亲朋。“

  女儿酒”经过几十年的贮藏,启封时,香气扑鼻、满室芬芳。由于蒸发浓缩,酒往往只剩下半坛或小半坛了。

  据说浙江地区有一风俗,生子之年,选酒数坛、泥封窖藏。待子到长大成人婚嫁之日,方开坛取酒宴请宾客。

  生女时相应称其为“女儿酒”或“女儿红”,生男是时称为“壮元红”,因经过20余年的封藏,酒的风味更臻香醇。

  酒味淳厚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长年封存,酒中的醇和酸缩合反应完成得比较彻底,因此产生的脂的香味十分浓郁,深受众多购买的人欢迎。

  【太雕酒】实际上太雕并不是正式产品分类,而是绍兴咸亨酒店注册的商品名称。

  所谓的太雕酒,其实就是一种绍兴勾兑黄酒的俗称,非原味黄酒,由3-5年的加饭酒和3-8年的善酿酒按比例勾兑而成,如果品质够好,则既有加饭酒的醇鲜又有善酿酒的浓甜。

  【竹叶青酒】也是绍兴黄酒的一种,它不同于杏花村酒厂生产的竹叶青酒,而是选用当年的淡笋竹中的新鲜嫩绿竹叶,用70度镜面糟烧浸泡半年左右,浸提出翠绿色素汁,加入元红酒中加配制而成。

  清香沁人,酒味鲜爽清洁,独树一帜。最适宜在夏季饮用,饮罢使人有舒适的清凉感,很受当地人欢迎。

  【金华酒】在中国酒和酒文化的星空中,曾出现过一颗耀眼明星,那就是金华酒。尤其是在元明时期,金华酒曾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明、清两代许多名著中,都曾多次出现金华酒的记述,金华地区历来的名酒主要有:寿生酒、错认水、瀫溪春、东阳酒、白字酒等等。

  以寿生酒为代表的金华酒,素有“冬浆冬水酿冬酒”的说法,生产季节仅限于冬至至立春前,后贮期一般不少于两三年,才可出厂上市。

  “酒液色金黄鲜亮,香味浓郁醇美,过口余香爽适,既具红曲酒之色、味,又兼麦曲酒之鲜醇。”

  明代时甚至将金华酒又与风流遗韵的杜甫的诗、颜真卿的字、左氏的文章这些中国文化的精粹相提并论,可见当时饮金华酒之风雅。

  【福建沉缸酒】产于福建省龙岩市,是我国名优黄酒的典型代表之一。用糯米作原料,以药曲和红曲、白曲为糖化发酵剂,酒精度数为14.5度,含糖量为27%,总酸度为0.4%以下,属改制型黄酒。

  它没有一般甜酒的粘稠感,而其甜味与酒味以及酸的鲜味、曲的苦味,配合得非常和谐,余味绵长。

  之所以取名“沉缸”,是因为该酒在发酵时,酒醅需经三次沉浮,最后沉入缸底而得名。

  该酒色泽红褐,清亮明澈,芳香馥郁,入口甘甜,无稠粘之感,其甜、酸、苦诸味和谐,风味独特,余味绵长,酒的色、香、味均在酿造过程中自然形成。

  【即墨老酒】我国最古老的黄酒品种, 产于山东省即墨市,有着四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北方黄酒的典型代表,被尊称为“黄酒北宗”。

  含糖较高,是一种甜型黄酒,陈酿贮存1年以上的风味更加醇厚甘美。酒色呈黑褐色, 酒液清亮透明,深棕红色,酒质浓厚, 酒香浓郁,清香带甜,口味醇厚,微苦而余香不绝,风味特殊,酒度12.5度,含糖8%左右,总酸度为0.5%以下。

  即墨老酒医疗功效显著,能驱风散寒,活血化淤。据说用此酒煮河蟹吃,治腰腿疼痛见效尤速,且可治妇女病,被当地人视为酒中珍品。

  【福建老酒】原料采用上等糯米, 用60几味中 药材制成的 白露曲 ,再加古田红曲,采用传统的分坛发酵法,利用天然气候,低温100余天长时间发酵,培养其风味,冬酿春成,经压榨、中和、杀菌后,酒液入坛密封陈酿3至5年,使其生香,最后精心勾兑,形成独特的产品风格。

  该酒属于半甜型黄酒,酒精度15~17度,含糖量4.5%~7.0%.酒色呈黄褐色,透明,口味醇芳,甜度适口,风格显著。

  酒液成褐红色,清亮、自然、艳丽,有一股红曲老酒独具的浓馥醇香,滋味醇厚,爽口鲜美,余味绵长。手指沾一点会感到香气经久不退,喝入口中余香长久。

  福建老酒被公认为是烹调菜肴的上好调料,福建人乃至众多的闽籍海外侨胞在烹菜肴、炖禽类、清蒸鱼时都有加入少许福建黄酒的习惯。

  该酒1979年被评为国家优质酒,1984年在轻工部酒类质量大赛中获金杯奖。

  【关陇贵族黄酒】关陇贵族黄酒,简称关陇黄酒,来自西北地区的八百里秦川,发源于陕西省西安市,是北魏和隋唐时期关陇贵族集团的帝王御酒。

  关陇黄酒,就是关陇贵族黄酒,发源于陕西省西安市,是隋唐时期关陇贵族集团的御用黄酒。

  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西北黄酒、陇贵族黄酒,被作为西魏八柱国、东魏、西魏、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肃宗等人的御用黄酒,体现了古代关陇地区,在黄酒文化上的独献‌。

  关陇黄酒的酿造过程,遵循古法酿造,手工制作,包括选料、蒸煮、发酵等多个环节,最终产品色泽金黄、香味醇厚、甜酸可口,它的营养价值极为丰富,被称为“液体蛋糕”。

  古遗六法,是关陇贵族黄酒的标准流程,分别为: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香、陶器必良、湛炽必洁、火剂必得,兼用六物,无有差忒。

  从养生角度上来说,关陇黄酒,最大的功效是:行气活血,预防心脑血管病,能够降血压、降血脂、促进食欲、美容养颜、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力等等。

  关陇黄酒,品种丰富,既有适合日常饮用的普通黄酒,也有适合特殊场合的高档黄酒。

  系选用优质糯米为原料,以纯根霉曲糖化发酵,长年封存于宜兴陶缸中,自然发酵,自然陈酿,经二至三成熟,故而得名。

  具有不加糖而自甜,不着色而自成琥珀色泽,不调香而自发浓郁满都醇香的独特风格。

  【上海老酒】是一个总称,就是指那种降低酒精度,再加入一些蜂蜜、枸杞、等的营养型的黄酒。

  色泽清亮,口味纯正,特有的平和淡雅,品味更自然, 沟通更自如,尽显从容风度。

  【骏马岭黄酒】主要以黍米为原料,也就是糜子、大黄米,营养价值非常高,再加上传统工艺,手工酿造,因此马岭黄酒的品质非常有保障,值得高品质生活爱好者选择。

  骏马岭黄酒,主要是采用干型黄酒和半干型黄酒的酿造工艺,酒色为琥珀色,晶莹明亮、富于光泽。

  骏马岭黄酒,因为是黍米黄酒,营养丰富,可以延缓衰老、促进食欲、舒筋活血、保护心脏、防寒保暖、美容养颜等。

  【客家娘酒】保持了最传统的黄酒工艺的酒种,因为一般由家族中的主妇们酿制,加之其中最大的功能是为坐月子的妈妈补身体之用的,所以称之为“娘酒”,也有人称之为客家老酒,未勾兑的原液称为“酒娘”,

  娘酒的颜色呈赤黄色或红色,红色的娘酒是因为在酿酒过程中加入了红曲。娘酒色泽艳丽,口感甜、绵、醇,性温和。

  娘酒有“不易醉,不易醒”的特点,因为入口清甜,所以饮者不知不觉喝得很多,但是娘酒的特点是后劲十足,就有醉了不易醒的现象。

  娘酒有补气行血之功效,也有提高睡眠质量的效用。是客家人款客和产妇滋补的首选,热辣辣的姜和鸡肉做成的“鸡子酒”,令人吃过后难于忘怀。

  黄酒也可以直接放到菜式中,烹肉类、煮鸡蛋、佐菜蔬都能达到别有风味的效果。

  【广东珍珠红酒】得名源远流长。自从明朝年间才子祝枝山为烧酒坊取名“珍珠红”,至今这款客家娘酒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珍珠红是在客家娘酒的基础上,更加提升品味后产生的一个黄酒品牌,二十年前就在国际上拿过大奖。

  它选用的酿酒糯米皆生长在全年气温较低的梅州山区,充足的日照时间、优质的泉水灌溉为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产出的糯米颗粒饱满。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喜好甜美口感的女性来说,它更是有滋补、养颜、美容功效的酒品,加冰饮用更是夏天消暑好物。

  【兰陵美酒】历史悠远长久,誉满华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一些古典戏曲中,都提到了它。

  当时著名诗人李白在《客中行》作了以下的赞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兰陵美酒取黍米为原料,以纯净甘冽的古老深井水制糊,放麦曲糖化,然后添优质大曲酒,入瓷缸密封,重酿半年启缸。

  酒色呈琥珀光泽,晶莹明澈;保有原料的天然混合香气,浓郁袭人;酒质纯正甘冽;口味醇厚绵软。

  将黑糯米进行脱糠皮处理,从糠皮中提取黑色素液,同时,对已脱掉糠皮的白色精黑米经发酵酿制过程,制出黄酒,在黄酒中加入适量的黑色素液,就制出黑米酒。

  其酒色乌紫晶莹,醇和香柔,馨芳袭人,味鲜丰润,酸甜适口,后味爽快,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有葡萄酒的风格,又别于一般黄酒。

  它不仅以颜色奇特、香气诱人而见长,更以其所含营养丰富,具有滋补药疗作用而著称,故成为历代王朝宫廷之贡品。

  【房县黄酒】中国黄酒以绍兴黄酒为最,天下尽知。但在祖国深处,有一种“房陵黄酒”却比绍兴黄酒还早400年,至今盛产不衰。

  房陵,即今房县,地处湖北省十堰市,酿酒具有极强的区域性,即只能用房县的小曲、房县的糯米、房县的溪水和地下水,在房县的土地上,才能酿制出独特的珍贵佳品。

  房县黄酒性温和、酒味甘醇、绵长,有一种特殊的馨香,鲜甜可口,喝不醉头,古称“封疆御酒”、“帝封皇酒”。

  房县黄酒因用途及酒精含量、存放期不同,分为老酒、嫩酒、甜酒,颜色有青、黄、乳白三种。

  过一年或数年崛起,酒开启后清香扑鼻,清澈如水,口味平淡,但后劲很大,出门见风就醉,因此又叫“出门醉”、“随风倒”、“透瓶香”等雅号。

  黄酒就是将洑子用凉水兑开,隔开糟子就是酒了,然后盛如罐中,经过几次叠酒,储存一段时间后,酒呈淡黄色,酒精含量较为直感。

  其酿酒原料独特,采用了产于北方的小米和稷米,并且是二者均为主料,不分主次,故名“双头黄”。

  “双头黄”黄酒与其它黄酒不同的是,一年四季均可直接饮用,毋须加热或添加其它作料。

  【白蒲黄酒】中国十大传统黄酒之一,白蒲镇是著名的长寿之乡江苏百家名镇之一,始建于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这里河流纵横,盛产优质稻米,水质甘甜,富含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为联合国确认的世界长寿养生福地,是全国著名的黄酒之乡,苏派黄酒的重要产区之一。

  白蒲黄酒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是以地产以及里下河地区特产大米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用麦曲发酵的方式酿制而成,是中国清爽型黄酒的发源地,以其清爽淡雅、饮后舒适而与浙派黄酒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深受消费者喜爱。

  【大顺城黄酒】历史可追溯到北宋庆历时期,由范仲淹创立,至今已有1008年的历史‌‌。

  北宋庆历年间,范仲淹在华池县修筑大顺城时,将士们常饮用的就是当地的黄酒,这种黄酒后来被称为:大顺城黄酒‌。

  大顺城黄酒,在北宋时期,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写道:“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里的“浊酒”指的就是黄酒,即:大顺城黄酒‌。

  大顺城黄酒的酿造工艺独特,采用复式发酵酿造方法,使用曲制酒,原料主要为北方黍米,酒精含量在10%到20%之间,属于纯粮酿造酒‌。

  大顺城黄酒,色泽亮黄、气味醇香、口味甘美,具有着强烈的酒香和独特的口感‌。

  如今,大顺城黄酒,在陕甘宁地区知名度很高,并且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历史背景,在当地享有盛名‌。

  【八角城黄酒】八角城黄酒,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位于甘肃省夏河县的八角城。

  八角城黄酒的酿造技术,从商周时期开始,中国人独创了酒曲复式发酵法并历代相沿,形成了独特的黄酒手工生产工艺‌。

  八角城黄酒,选用大黄米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配合小麦、大麦等食材,配方要求极为严格。

  其传统酿造方法,最开始采用作坊式的手工操作,使用石碾子、生铁锅、瓷缸、坛、压榨机等器具,通过手工操作酿造出醇香可口的黄酒‌。

  八角城黄酒,不仅在当地享有盛名,还因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健康益处而受到广泛欢迎,它不仅是一种饮品,还具有多重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桂花酒】此酒选用刚采摘的新鲜桂花,经盐渍处理后用70度镜面糟烧浸泡3~6个月后,提取浸出液,用于煎酒(杀菌)后的热黄酒中,每坛放入桂花浸出液0.5~1公斤。

  密封贮存半年至1年后,酒液浅黄,清亮透明,桂花香浓郁而幽雅,酒味甘润香醇,独具一格。

  好的黄酒酒质柔和,香气丰富,有一种很明显的鲜味。而鲜味是中国菜的显著风味特征之一。

  尤其是南方的菜肴,调味偏清淡、鲜爽、原汁原味,腻滞感不高,而以米生产的绍兴酒,酸度适中,带有丝丝甘甜,更适合搭配这类南方的中餐。

  此外,日本料理甚至生蚝,黄酒都是可以压得住的——恐怕只有四川火锅的辛辣猛烈对付不来啦!

相关产品